下载试题
当前位置:
学科首页
>
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—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
>
季风环流
>
试题详情
难度:
使用次数:174
更新时间:2021-01-20
纠错
1.

    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,部分冰川表面覆盖着由岩石碎屑等杂质组成的表碛,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和寒冻风化、块体运动等作用下直接落于冰川表面的碎屑物。一般越向冰川下游,表碛覆盖越厚,观测发现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。受亚洲季风影响,20056月,在绒布冰川新降雪中检测到了有机氯农药。下图示意某时间段绒布冰川消融量随正积温、表碛厚度变化。

据此完成下面小题。

1推测新降雪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

A塔里木盆地           B南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欧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东亚

2随表碛厚度增大,冰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是

A一直增大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一直减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先增大后减小        D先减小后增大

3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,主要原因是越向下游冰川

A表碛物颗粒越大    B侵蚀能力越强        C融化越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完全融化

查看答案
题型:选择题
知识点:季风环流
下载试题
复制试题
【答案】

1B

2C

3C

【解析】

考查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征和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。

1材料受亚洲季风影响信息可知,农药的来源是被亚洲的冬季风、夏季风带来的,此时时间为“200566月份为夏季,应该是受夏季风影响。而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,喜马拉雅山南邻南亚地区,因此农药是由南亚的西南季风带来的,故选B;青藏高原海拔高,东南季风难以翻越高山到达该地,D错;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为偏北风,我国冬季偏北风强,A错;来自欧洲的是西风带的西南风,该风不属于亚洲季风,C错。

2读图,第一幅图是表碛厚度为0.1cm时的冰雪消融量,随正积温的增大,融雪量在220-330之间,第二幅图是表碛厚度为10cm时的冰雪消融量,随正积温的增大,融雪量在250-400之间,第三幅图是表碛厚度为13cm时的冰雪消融量,随正积温的增大,融雪量在190-330之间,因此随表碛厚度的增大,冰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先增大后减小,C对,ABD错。

3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……碎屑物,越向冰川下游,则海拔越低、气温越高,融化的冰川规模越大,从冰川内部出露的冰碛物越多,则表碛物越多,C对;冰川搬运过程中,对颗粒物的大小没有分选性,无论大小颗粒都被冰川包裹一起搬运,下游和上游相比,颗粒物大小差别小,A错;下游地区地势较低平,冰川滑动速度慢,侵蚀作用弱,B错;表碛物是指冰川表面的碎屑物,说明表碛下部还有冰川,冰川没有完全融化,D错。

=
考点梳理:
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,试题“ ”主要考查你对 季风环流 等考点的理解。关于这些考点的“资料梳理”如下:
◎ 季风环流的定义

季风环流:

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,称为季风。
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。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。

 

 

◎ 季风环流的知识扩展
受气压中心的影响,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季风环流,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。图表分析如下:

◎ 季风环流的知识导图

 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分析:

◎ 季风环流的知识点拨

特别提示:

(1)冬季,大陆出现冷高压,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;夏季,大陆出现热低压,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。
(2)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,越过赤道,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。与之类似的是,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,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,越过赤道,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。

◎ 季风环流的教学目标
1、掌握季风的形成原因。
2、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东亚、南亚季风的风向、性质。
3、培养学生阅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、分析季风的形成等能力。
4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,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,具备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。
◎ 季风环流的考试要求
能力要求:了解/识记
课时要求:1
考试频率:必考
分值比重:4

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

类题推荐:
季风环流
难度:
使用次数:63
更新时间:2012-11-17
加入组卷
题型:选择题
知识点:季风环流
复制
试题详情
纠错
加入组卷
进入组卷
下载知识点
知识点:
版权提示

该作品由: 用户linli分享上传

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。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。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 可圈可点 ,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。
终身vip限时199
全站组卷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
立即抢购


0
使用
说明
群联盟
收藏
领福利